欧盟能源创新线上展会云端开幕
11月8日,由中欧能源合作平台(ECECP)主办的“欧盟能源创新线上展会”启幕。此次展会由欧盟资助,中国欧盟商会和欧洲能源垂直媒体EnergyPost提供支持,旨在为有意向中国市场介绍和引入其相关产品服务的欧洲企业提供展示平台和在线交流窗口。
展会为期三天,汇集了来自丹麦、德国、瑞典、芬兰、挪威、荷兰、意大利、希腊、斯洛文尼亚等国的15家欧洲参展企业。他们将通过线上展览平台围绕可再生能源、储能、能效、电网、建筑五个主题展示其先进的能源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展会期间,每日下午15时还将举办一系列的在线直播活动,部分参展企业的CEO和行业权威专家将在直播室与观众见面,畅谈中欧能源合作新契机。
此次展会上,不仅斯堪尼亚、丹佛斯、罗尔斯罗伊斯等国际知名企业品牌悉数登场,而且不乏Elstor、JS Energy、Heliostorage等期待开拓中国市场的欧洲企业亮相,通过“小屏幕”与广大中国观众和市场见面,介绍其创新能源解决方案和典型案例,为中国能源转型贡献欧洲智慧。
此次展会也同样得到了中方企业的积极回应。据主办方ECECP介绍,目前已有20多家中方企业对展出的欧洲技术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表达了合作意愿。此外,河北、天津、河南、辽宁、山东等省市相关部门也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展会的线上交流活动,探讨与欧盟企业未来开展合作的可能。
欧盟能源总司国际关系官员Luis Schultz在开幕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中欧在此方面开展深入务实合作的重要作用。他表示:“虽然中欧双方都设定了雄心勃勃的脱碳目标,但在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过程中,仅靠目标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快速、有效部署各类突破性的创新能源技术和解决方案。在这方面,中欧合作将发挥关键作用,也是双方高层的重要共识。这正是bob天博体育组织此次线上展会的初衷,希望借此机会为中欧企业搭建起一座合作桥梁。”
中国欧盟商会能源工作组主席徐忠华在致辞中表示:“当前能源行业正面临着两方面的艰巨挑战,一方面要努力保证能源安全,以可负担、可持续、绿色的能源来支撑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而另一方面还需要比以往更多的协作来实现从能源生产、运输到终端应用和消费的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脱碳,以有力应对气候变化。”在徐忠华看来,要应对这些挑战,创新和全球合作将是最重要的两大抓手。中国和欧盟在全球能源议题上均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次展会对于中欧双方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机会,必将拓宽中欧能源领域的合作前景,发掘更多的合作机会。
开幕仪式上还特别举办了《电力市场手册》精华版的发布环节。据了解,《电力市场手册》于2023年11月出版,中欧能源合作平台在欧盟的资助下正在加紧制作该手册的中文版本。
该手册的精华版浓缩梳理了手册中的精华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共22个章节:前半部分着眼于分析当前全球电力市场的遗留状态,如传统供电模式、电力批发和零售市场以及电价的设计,并且对欧洲、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地区电力市场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后半部分则重点关注电力市场如何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如供应侧和需求侧涌现的新技术、促进电力系统脱碳的工具和政策优先事项、未来电力市场设计、供需形势的变化以及新的商业模式,并就一些非经合组织国家面临的特定挑战进行了分析。
此外,精华版的中国发行版本还特针对国内读者增加了一个特别章节,即“《电力市场手册》对中国电力行业改革的启示”,探讨了手册中提到的一些关键经验教训与中国电力市场当前面临的问题之间的关系。
国网能源研究院对手册精华版的编译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马莉表示,这份手册内容详实,特别是对国外成熟市场模式的设计和经验的总结对于中国电力市场的研究者和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中国电力市场目前遇到的诸多复杂问题,包括省间和省内市场的衔接、电力系统成本分摊和疏导机制、鼓励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机制等等,都可以从书里得到启示,令人受益匪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高级顾问雷晓蒙也表示,手册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中国电力市场的设计来说很有参考意义,尤其是在探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如何保障长期电力充裕度的问题方面。(李慧)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报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