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能源 零废未来”论坛在京举办
来源:bob天博体育 2022年08月29日 16:06 作者:朱妍
2022-08-29 16:06 来源:bob天博体育 作者:朱妍

文 | 本报记者 朱妍 8月28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和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微能源网协同创新平台、碳中和绿色发展创新平台、新源劲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工信通力绿色技术研究院联合承办的“低碳能源 零废未来”论坛暨微能源网协同创新平台与碳中和绿色发展创新平台2022年度峰会在京举行。

文 | 本报记者 朱妍

8月28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和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微能源网协同创新平台、碳中和绿色发展创新平台、新源劲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工信通力绿色技术研究院联合承办的“低碳能源 零废未来”论坛暨微能源网协同创新平台与碳中和绿色发展创新平台2022年度峰会在京举行。多位嘉宾就发展绿色产业、治理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等主题发表重要论述,阐述我国生态环保事业如何走出一条高科技、复合型、产业化、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原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围绕“协同低碳创新 共谋绿色发展”进行主题演讲。他指出,低碳经济已被看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其发展举措主要有四个方面,包括低碳技术发展和支撑能力、完善的低碳发展标准和规范、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及准备、健全的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等。目前,我国低碳技术发展和支撑能力建设的短板效应明显,低碳技术相对落后,必须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低碳技术发展的创新,组织产学研各方力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与低碳产品,研究化石能源低碳技术与方案,解决经济型储能技术等问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优化能源技术。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刘燕华表示,碳中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突破程度。现今新能源的主要形式是分布式多元互补,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的出台决定了今后十年来科技发展的基本方向。双平台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基础建设,是落实实施方案中十大行动的中坚力量。

围绕以“发展零废技术 建设绿色社会”为主题,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提出,“双碳”目标对于能源行业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也是我国能源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前提。为实现低碳能源的最小化和零废物的排放,未来新能源体系需要突出高效化、综合化、智慧化,为我国环境综合治理与绿色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忠榜以“赋信绿色能源 服务绿色发展”为主题进行演讲。他提到,能源革命是驱动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推动人类进步的基层运动,实现绿色发展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而当天的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与中国电力战略签约仪式则提供了搭建能源领域与数字平台合作共赢的宝贵机会,推动绿色电力的数字检验认证发展进程,为推动绿色低碳社会提供自身力量。

针对新型微电网,国家电投新能源总工程师、中国电力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微能源网协同创新平台常务副主席贺徙展开了细致论述。他提出,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背景下,微电网协同发展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本次论坛的开展为专家、政府、企业提供了共通的渠道与对接的平台,并祝愿能通过此论坛,在大电网和微电网协同发展的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巨变等困境中取得突破成果。

我是替换后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原监事会主席、微能源网协同创新平台与碳中和绿色发展创新平台主席赵华林赵华林还提出,在气候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早日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而推动国家绿色发展,实现全社会“零废”的关键在于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将携手企业与产业,优化升级新型光伏产业结构,带动全社会共建零碳、零废的美好环境。

在学术论坛环节,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中国电力总裁助理、战略部总经理王冬容,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韩敏芳四位专家分别作主题发言。

会议期间,微能源网协同创新平台与中国碳中和绿色发展创新平台分别进行揭牌仪式。赵华林表示,碳中和与绿色发展需要形成全社会的协同合力,应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创新项目、基地、人才协同增效行动。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对低碳科技创新的系统部署,推动国家绿色低碳创新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项目、基地和人才协同,提升创新驱动合力和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责任编辑:刘澄谚 】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bob天博体育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低碳能源 零废未来”论坛在京举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