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技企业碳中和“周年考”:科技巨头逐鹿碳中和,鱼龙混杂
来源:能源高质量发展 2022年07月18日 15:07 作者:慕悦
2022-07-18 15:07 来源:能源高质量发展 作者:慕悦

?文| 慕悦 一场关于碳中和的赛跑,已经在互联网科技企业间悄然展开,那么他们都处在什么位置呢? 7月12日,?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与中华环保联合会共同发布《绿色云端2022》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我国24家领先互联网云服务与数据中心企业的“碳中和”表现进行排名。

 文| 慕悦

一场关于碳中和的赛跑,已经在互联网科技企业间悄然展开,那么他们都处在什么位置呢?

7月12日, 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与中华环保联合会共同发布《绿色云端2022》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我国24家领先互联网云服务与数据中心企业的“碳中和”表现进行排名。

报告发现,虽然多家头部互联网科技企业在推进可再生能源目标的道路上有所进展,企业绿色电力消纳总量大幅提升,但行业整体绿色电力消纳比例仍较低,且全供应链的降碳行动仍滞后。

大步向前者有之,“混水摸鱼”者有之

依据报告,腾讯再次获得互联网云服务企业首位,因其信息披露全面、碳中和目标完善以及绿色电力交易总量较大而获得较高评分。阿里巴巴、百度分获第二、三名,字节跳动仅位列第七,落后于第一梯队,主要因其未公开披露碳中和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实质性目标和关键环境信息。数据中心企业中,万国数据从去年的第6位跃升至第1位,主要凭借在绿色电力消纳与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积极进展。秦淮数据、世纪互联则分列第2、3位。

报告发现,互联网科技行业已出现一批碳中和先行者。截至目前,榜单中共有8家企业承诺在2030年及以前实现范围1、2碳中和,6家企业承诺在2030年及以前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相较之下,一年半以前,仅1家企业提出上述100%可再生能源目标。此外,阿里巴巴、腾讯、秦淮数据等头部互联网科技企业在绿色电力消纳总量上有所突破,实现了“亿千瓦时”级别大规模绿色电力采购。

据绿色和平东亚地区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吕歆介绍,这一报告已连续发布三年,报告基于公开信息,从信息披露与环境治理、碳中和目标与行动、可再生能源目标与行动、影响力四个维度对企业进行评分。“这四个维度能够全面反映企业迈向碳中和的目标与行动力度,权重分配依据企业在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排列。”

吕歆进一步解释道:“可再生能源目标与行动在评分中占比40%,是因为可再生能源是互联网科技企业实现碳中和非常关键的一个路径。比如数据中心企业,其绝大部分碳排放来自于外购电力产生的间接排放,因此当其想去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时,100%可再生能源将是非常关键的手段。其次,bob天博体育给碳中和目标与行动赋予30%的权重,并且关注企业在全供应链层面的碳中和表现。因为很多企业在迈向自身运营碳中和的过程中,忽视了供应链层面的碳中和水平,而事实上该层面碳排极高, 但遗憾的是,除腾讯外,其他23家参评企业均未提出集团层面全供应链的碳中和目标。随着企业对碳中和认知度提升,发布ESG(环境、社会、管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成为基本操作,其应对气候风险能力主动被大众知晓,因此信息披露与环境治理的权重在这三年的报告中被不断调整,今年被下调至20%。最后,影响力占据了10%的权重,是因为bob天博体育期待龙头互联网科技企业能够率先推动行业的意识转型,给更多企业带来采购到可再生能源的机会。”

“这些指标都是动态的,bob天博体育每年会与专家、企业沟通,筛选最重要的维度,但不变的核心是100%可再生能源行动与碳中和表现。”吕歆也强调道。

以终为始,百家争鸣

有些企业早已在多年前就开展了“碳中和”相关技术的研发与落地,涉及清洁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等多个产业,有些企业“雷声大雨点小”,仅提出模糊计划,缺乏碳中和行动的路线图和具体实施规划。

“ 互联网科技企业在整个社会的碳中和进程中并没有掉队,但在行业碳中和竞赛中出现了内部分化。”吕歆指出,因报告内容基于公开信息,而各企业受上市与否、上市地点等因素影响,信息披露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排名。

同时,吕歆也认为,互联网科技企业推进碳中和是响应国家号召、助力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体现,有些企业走在前列,有些企业没有跟上的原因在于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些大企业有做碳中和排头兵的雄心、提前应对气候风险的前瞻能力,加之在人力、资金、资产、技术、市场份额等方面更有优势,可以很早开始摸索。而有些中尾部企业对于政策压力的感知力度不够,又受制于自身状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等待更加明确的政策。另一方面,受到如证券交易所、投资人要求等资本市场的压力,企业为收获更好的表现,会去积极主动地推动碳中和,同时随着政策监管压力越来越大和数据中心逐渐被纳入地方碳交易市场 ,运营成本随之上升,节能降碳也成为了一件不得不做的事。”

目前,我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实现碳中和面临着能源供需逆向分布、绿电采购尚在起步阶段;碳交易市场不完善;低碳技术有待突破等多重挑战。那么,从公司层面推动碳中和,如何保证成本可控?

“短期来看,成本压力一定会有,但随着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加之碳中和是一件长期的工作,积极布局转型能够帮助企业更快地适应未来的零碳经济。”吕歆表示,企业需意识到,减少碳排放的本质也是在减少未来的运营成本和风险,互联网科技企业入局碳中和,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节能减排,而且可以借此拓展更多新技术,发展更多全新的业务,可谓一举多得。“因此从各家公布的碳中和举措来看,企业都是在评估自身资源禀赋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入碳中和赛道。”

当前,碳中和在我国整体尚处于发展初期,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企业设立的碳中和目标都经过了非常谨慎的流程,会考虑长期的成本收益分析。长期来说,既然碳中和已成为确定的趋势,规避碳合规成本,企业被动应对不如主动转型,以此赢得最佳转型时机和品牌影响力。”吕歆建议道。

实现“小我”,追求“大我”

报告指出,互联网科技行业距离100%可再生能源目标实现仍有不少差距。互联网科技企业的碳排放主要体现在电力能源的消耗上,数据中心用电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同时,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2023年仅万国数据绿色电力消纳比例超过30%,其余企业的这一数字低于10%,或未作披露。

此外,目前多数互联网科技企业碳中和目标仅集中在自身运营范围(范围1、2),全供应链(范围3)碳中和行动仍然滞后,79%的企业尚未披露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信息。仅腾讯和阿里云承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范围3的全面碳中和,其余企业尚无范围3碳中和规划与目标。

针对报告发现的问题,吕歆表示:“企业应在自身运营范围碳中和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碳中和承诺范围扩展至全供应链。同时,bob天博体育期待企业在绿色电力消纳总量与消纳比例两手发力,真正落实100%可再生能源转型。”

科学制定减排策略,即在目标设定的基础上规划实现路径和方法。

数据中心虽背负着能耗的“原罪”,但又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底座”,在不断细化的政策要求和可再生能源供电不稳定的情况下,以绿电+储能“鱼熊兼得”发展数据中心指出了一个可行的破冰方向。 对此,吕歆认为,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配备储能系统,一方面不仅能够提高互联网科技企业绿电的自用比例,而且可以帮助电网削峰填谷,减少或延迟电网设备的投资,增强电网弹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企业既能通过峰谷电价差套利,又可通过储能系统在部分省市参与当地电网的需求侧响应实现一定盈利。

对于数据中心碳中和转型的关键——绿电,吕歆表示,目前我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可再生能源转型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可再生能源电站、自建或投资建设分布式能源项目、市场化采购可再生电力、采购绿证等方式。企业可优先选择市场化交易、自建可再生能源电站等直接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方式,还可通过签订长期购电协议等新探索,应对未来电价波动的不确定性,让成本可控。“要优先通过采购可再生能源、提升能效等直接减排的方式最大限度实现净零排放,而非依赖购买碳汇等方式实现碳中和。对于无法避免的排放,应选择具备额外性、可持续、可追溯的高质量碳抵消项目 。”

此外,互联网科技企业作为用电大户,其积极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战略不仅有利于自身能源结构的调整,还能够推动电网的清洁化进程,助力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吕歆建议,互联网科技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加强与地方政府、电网的沟通与合作,助力市场化可再生能源采购机制的进一步突破;积极向行业分享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经验与实践,增强行业间学习与沟通,推动全行业的低碳转型。“同时,bob天博体育也期待互联网科技企业做低碳转型的排头兵,为供应商和价值链伙伴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行业碳中和进程。”

 

【责任编辑:刘澄谚 】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bob天博体育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互联网科技企业碳中和“周年考”:科技巨头逐鹿碳中和,鱼龙混杂
分享到: